火與水的文化交融

Feat. 元素方城市 Elemental

--

《元素方城市》 ,是一部關於身份認同、文化差異和愛情的電影,以一座由風、土、水、火四種元素居民構成的城市為背景,展現了不同元素之間的衝突與和解,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族問題和多元文化。

主角是火熱的火族女子 Ember 和隨波逐流的水族男子 Wade,分別代表了火和水這兩種相反的元素,他們的相遇和相愛是一種跨越界限的奇蹟,也是一種對自我和對方的接納。

在這個城市中,雖然看似多元,卻也呈現出火族在這裡不被接納的現實,遭受著社會的排斥,被迫生活在城市外的特定區域,呼應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族問題和文化歧視。

我覺得故事背景的設定有點像紐約,一個文化融合的都市,其中的中國城聚集了具有相同背景的海外移民。

電影中的火鎮,出現了土元素的小孩,象徵尚未被大人世界綁架的純真。

故事中的種種線索不斷揭示出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:Ember 的父親期望她接手家族生意,這展現了東方文化中家族事業傳承的傳統觀念;而她的母親則希望她遵從外祖母的遺願,與火族結婚。

然而,Wade 的家庭卻展現了開放的態度,他們能夠毫無保留地接納身為火族的 Ember,當 Wade 的媽媽看見 Ember 的天賦,甚至推薦她去朋友的玻璃工廠實習。

這段故事反映了不同文化觀念之間的對比,同時也強調了開放和接納的重要性。Wade 的家庭展現了跨文化融合和彼此理解的美好可能,他們願意超越火族與非火族的界限,看到 Ember 的獨特才華,並支持她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
而圖中左1是 Wade 的弟弟 Lake,也是皮克斯第一個非二元性別的角色,展現了水族的多元性。

文化,沒有絕對的對錯,取決於你站在什麼角色思考。

文化觀念對個人選擇和自我實現的影響:對 Ember 而言,成長過程中受到家族期望的壓力,但在 Wade 的陪伴下,她重新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。

這點對於我們身處臺灣的觀眾來說,也引發了對教育體系和社會期望的反思:

在臺灣,教育體系著重於升學和分數,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成考試機器,被灌輸著只有考試成績才能有好未來,才能有更多的選擇。

然而,這種觀念對我們的自我實現和夢想的追求造成了一定的限制。

當我們追求升學制度所要求的第一名、第一志願,最終的選擇卻往往受制於社會風氣,被迫選擇醫師或工程師等職業。

這樣真的是選擇嗎?

在我身邊的醫學系同學中,至少有八成都是因為社會的期望進入醫學領域,當進入醫學系後才發現,醫科長達六年來的教育,往往沒有時間後悔,畢業後進入醫院臨床實習,更是惡夢的開始。

到頭來,在成長的過程中,既定的社會期待早已吞噬自我,背負著父母的期許,完成長輩所營造出來的假夢想,繼承原生家庭所帶來的魔咒。

令人擔憂的是,即使意識到這些不對勁的地方,我們也往往不會主動去做改變,害怕迎接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挑戰,也害怕失去社會的認可和支持。

電影強調了不同文化觀念之間的對話和理解,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開放的心態,也需要社會提供支持和理解。

皮克斯知名的短片 Partly Cloudy 也是元素方城市的導演 Peter Sohn 為監製。

學會從不同的文化觀念中吸取經驗和啟示,願意超越界限和框架,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。

我們應該反思教育體系,打造給學生更多發展與實踐的空間,給予他們能夠在多元的選擇中找到真正的興趣和熱情,並鼓勵家長和社會提供支持和理解,讓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
電影以充滿色彩和想像力的風格呈現,利用3D動畫技術展現不同元素的特性和城市景觀

最後,也應該體認到,每個人的價值觀和夢想都是不同的,我們無法用一種標準去評價和衡量,唯有接納多樣性和不同觀點,才能夠在這個元素方城市中創造出更加和諧的共存。

除了視覺充滿驚喜之餘,值得一提的還有電影配樂,結合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元素,反映了城市的多元文化;幽默感也貫穿整部電影,透過元素間的互動和對話創造了有趣和溫馨的場面。

充滿異國風情的配樂,卻沒有特定的文化標籤。

在真愛的面前,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,但正是這些變化和不確定性,讓我們的愛情更加強大和美好。

Ember 和 Wade 的愛情充滿了熱情和純粹,如同火焰與水的結合,產生了一種強大而獨特的化學反應,火焰在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,灑落在以往只跟同族交往的火鎮。

然而,他們也不得不面對愛情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。

火焰總是在燃燒,水卻常常流動,難以捉摸,彼此明白這段愛情的道路並不平坦,彷彿一座橋樑搭在風暴的深淵上,需要勇氣和決心去跨越。

火與水碰在一起時,產生的蒸汽有如既熱情又純粹的愛情,同時也帶有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特質。

他們的愛情是一場探索和成長的旅程,學會了彼此的不同,從對立到理解,再到尊重和接納。

在這個元素方城市中,兩人的愛情構成了新的篇章,啟發著其他居民超越種族和文化的差異,尋找真愛的勇氣,同時散播著希望和勇氣的種子,讓每一顆心都能夠感受到愛情的力量。

最終,Ember 和 Wade 的愛情不僅改變了彼此,也影響著整個元素方城市,這座城市成為了一個彼此尊重和包容的社區,不同元素的居民開始相互理解和合作,共同創造著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
我覺得《元素方城市》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,儘管這部電影訴說的內容很「政治正確」,不論是種族、文化、還是愛情觀,但它巧妙地運用了元素轉譯後的故事,將政治正確的主題巧妙融入其中,使整個故事更通順合理。

比起迪士尼的小美人魚真人電影版找黑人演員當女主角,我認為《元素方城市》在這部分的處理更加精妙。

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面臨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種族議題,這些議題往往帶有政治敏感性。《元素方城市》透過精緻的視覺、巧妙的配樂、精心編排的故事、討喜的角色,成功地以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方式來呈現這些議題,避免了過於直接或具爭議性的呈現方式。

這種精妙的處理,讓觀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電影所想要傳達的訊息,雖然整體架構還是很好萊嗚圓滿大結局,但電影的確自然的呈現並呼籲我們要超越界限、尊重差異,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包容和諧的社會,也點醒了真正的自我實現和追求夢想需要勇氣和開放的心態,是需要健康的社會支持和理解。

最後,讓我們一起用電影主題曲的旋律,共同享受《元素方城市》所帶來的精彩吧!讓我們融入其中,感受那火與水碰撞的化學反應~

Lauv — Steal The Show (From “Elemental”)

2023/7 筆
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歡迎給我掌聲鼓勵並訂閱,或是分享給更多人知道!

延伸欣賞:

How Pixar’s ‘Elemental’ characters got their start in the ‘Toy Story’ bedroom

Elemental: Pixar’s new film introduces the studio’s first non-binary character

Copyright © 2023 桂語謙

--

--

桂語謙
桂語謙

Written by 桂語謙

現就讀交大應用藝術所 | 藝術、科技、設計冷知識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