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藝術公園之亂

Feat.《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》

桂語謙
Apr 20, 2021

幾天前,北藝大Google Map地標上出現了一則評論,內容如下:

「假日遛小孩去處,假日學生都還留在學校幹嘛,機車騎來騎去有點煩」

北藝大Google Map地標遊客評論

看著這則評論讓我又哭又笑,作為學生,我們當然也喜歡放假,但今天假日卻仍在學校,這讓我思考了許多因素,造成我們不得不留在這裡的原因,畢竟,藝術大學嘛~就是跟普大有些不一樣!

這次的事件揭示了一些遊客的行為,這些行為讓學生感到不適。比方說抓池塘烏龜、破壞(摘取果實)植物生態、闖入教學區、在中央睪丸上盪鞦韆…等等。

學生們當然會抱怨和反彈,我自己也抱怨校車和公車平時很少(甚至有班次被取消),因為奈良美智的展人流過多,公車也都都危險的超載。

後來,我看到了下面這張圖片,讓我眼睛為之一亮!維基百科被竄改成這副德性,不得不佩服這個同學,撇除正確性,說真的,蠻有創意的吧!

學生用網路的方式抗議

然而,對我來說,最有趣的部分是,早在2015年,校門口的石碑就被塗改成了「臺北藝術公園」,甚至引起了新聞報導

2015 校門口的石碑被塗改成「臺北藝術公園」

時隔六年,這些反叛的藝術家們仍然無法抵擋這些遊客的摧殘,只好轉向新媒體發起抗議。

這讓我想起了《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》這本書中所談及的「憤慨社會」,並以荷馬史詩《伊利亞特》中的「mēnin」(憤怒)作為例子:

「由於伊利亞特故事所載,這種古典式的憤怒具有史詩般的敘事性,將憤怒本身變成了絕佳的行動媒介。」

— 《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》

在古代,人們因為憤怒而創作,我們在國文課上學到的大多是這些懷才不遇的詩人(笑),但在數位時代,人們的憤慨無法以詩詞表達。

現在,我們可以在鍵盤上充當酸民,在臉書上按下「怒」的表情,或在YouTube上點擊「倒讚」。當然,我們也可以在Google上發表評論。

「今日的憤慨群眾既相當易變,又如一盤散沙,他們缺乏行動所需的質量,亦即吸引力,因此,他們無法創造未來。」

— 《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》

2015,學生的憤怒行動是實際的;2021,變成在網路平台上爆炸。現在維基百科的頁面已經回到正常,甚至被限時的鎖起來保護資料正當性。

然而,這種憤慨常常流於表面,缺乏持續性的影響力和行動力。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,人們容易忘記並轉移對問題的關注,使得有趣的行動也逐漸消失。若要想創造真正的改變和未來,憤慨應該轉化為具體的行動,而不僅僅是一時的表達,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憤慨轉化為持久的力量,以實現社會的進步和變革。

2021/04 筆
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歡迎給我掌聲鼓勵,或是分享給更多人知道!

延伸閱讀:

北藝公園維基百科歷史頁面

Copyright © 2021 桂語謙

--

--

桂語謙
桂語謙

Written by 桂語謙

現就讀交大應用藝術所 | 藝術、科技、設計冷知識

No responses yet